北京时间10月21日,第16届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在波兰波兹南落下帷幕,日本选手前田妃奈(Hina Maeda)获得一等奖,哈萨克斯坦选手梅洛尔特·卡梅洛娃(Meruert Karmenova)获得二等奖,中国选手翁卿翥获三等奖。这是该项赛事自1935年举办以来,中国音乐家获得的最佳成绩。
赛后,中国选手翁卿翥接受了本报专访,分享了准备比赛的过程及比赛现场的体验与收获;评委、大提琴家王健对获奖选手的表现作出深刻点评,对青年演奏家的音乐提出中肯的建议。
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重要比赛,其难度与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相当——曲目量非常大,决赛选手要在最后一轮比赛中与交响乐队演奏两部大型小提琴协奏曲。本届比赛,参赛选手整体水准相当高。翁卿翥此次获得第三名,是此项比赛举办以来中国音乐家首次进入三甲。
21岁的翁卿翥目前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在赛后的复盘中,他表示, 由于今年9月之前日程安排比较紧张,真正用于集中准备本次比赛的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因为准备时间比较少,上台一紧张,在技术稳定性方面有一些欠缺,自己对本次比赛的现场发挥不是特别满意,像第二轮参赛曲目拉威尔的《茨冈》因为冒险做了一些处理但感觉不太成功。“不过,在音乐处理方面,自己想表现的都表现出来了。最满意的是在第一轮时演奏的巴赫《d小调恰空舞曲》(BWV 1004)——今年我在三个比赛中都演奏过这首作品,每次都尝试了不同的风格,在台上表现得比较舒畅;第二轮比赛中演奏的莫扎特《降E大调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KV.364)也不错,这是本次比赛中最有室内乐味道的曲子——我很喜欢与其他音乐家在台上合作的感觉,常常在合作中获得一些突发的灵感,很有趣。”好在,暑假期间,翁卿翥的专业指导老师给予他一些指导,因为导师是波兰人,对他演奏波兰作曲家的作品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
翁卿翥总结,本次参赛专业上最大的收获是对现场音响的把控方面收获了经验:“平常比较少机会在大音乐厅演出,对这样的场地演出音响效果没有直观的感受。所幸自己是最后一个上场,有机会在前面选手上台的时候在观众席听他们的演奏效果。”他根据自己对现场音响的印象调整演奏法,改进了右手的一些技术,“这是很宝贵的经验,以后如果碰到相似的音乐厅就更清楚怎么应对。”
此外,翁卿翥表示,从其他参赛选手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比如,和自己一起演奏过室内乐的老朋友、韩国选手刘多允(Dayoon You),在台上的表现非常沉稳大气,技术稳定性很好;中国选手侯艺阳奔放的演奏跟自己的风格反差很大,非常有意思。“比赛的评委构成多元——有弦乐演奏家,也有指挥和音乐经纪人。比赛结束后,包括王健老师在内的评委从不同侧面给我提了宝贵建议,令我获益匪浅。”
翁卿翥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认可。王健认为,翁卿翥的演奏很成熟,音乐处理安排周到、技术过硬,他的音乐品味高贵、典雅,整体演奏完成度极高。
此外,令人欣喜的是,在本次比赛中,中国其他三位参赛选手侯艺阳、王仕含、张志欣表现都很出色,全部晋级第二轮。其中,年仅17岁的王仕含表现颇为引人瞩目。“我从2011年开始教王仕含,将近十年,在演奏技术以及对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把握方面都比较严格,给他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去年他在高二期间就考上了德国汉塞特音乐学院,跟随宁峰老师学习。”王仕含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专业老师王泓说,“一个好苗子的成长,既要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也要有父母的积极配合,而参加维尼亚夫斯基这样的重大比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促进他不断成长。”
本报记者 徐丽梅
【评委说】
深度和感染力 成为胜出重要因素
在顶级比赛中,评委们对所有选手的系统性技术完善和作品完成度的要求极为苛刻。近年来,无论小提琴还是大提琴参赛选手的整体演奏水准都在提高,几乎每一个选手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演奏水准。评委王健说,在选手们技术都很完善的情况下,音乐的深度和感染力就成为能否胜出最重要的因素。日本选手前田妃奈之所以夺冠,就是因为她有着过人的音乐感染力。
王健表示,虽然决赛中,前田妃奈的演奏不如一些选手完整,但是那些失误不是系统性的缺陷。多数评委不会因此而忘记她在三轮演奏中给大家带来的心灵触动。“她在慢速段的内心流露,有些时候使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孩子,在孤独、危难、惊恐后,回到母亲怀抱时灿烂幸福的笑容,而同时,妈妈的脸上却是热泪泉涌的欣慰。我很少在比赛中听到如此动人的演奏,用几个音符就直入心扉。这样的演奏是珍贵和极为罕见的。”
“和大多数艺术领域一样,技术只是表达的工具,音乐的大门需要技术钥匙打开,而门后世界里的情感境界升华,才是音乐的净土。没有钥匙,打不开门;打开了门却不入净土,是很可惜的。对于一首作品,副题和慢乐章的缓速歌唱抒情能力是一个演奏家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标准之一;对抒情性、深度、境界的追求,是一个音乐家一辈子最重要的追求目标。音乐最大的能量不是只给我们娱乐和所谓的放松,而是打开我们心灵的大门,让我们在感动和温暖中体会到人性中的美好和本能的善意,得到温馨、安慰和释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