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SC to close

被国家队拒绝4次,1.58米的她靠读书逆袭成18冠王!

“如果非要在书房才能看书,那我一年也看不了几本书,我不可能有大把时间坐在书房去看书。那怎么办呢?不看了吗?不是,所以我们就需要想办法挤出时间让自己随时能看书。“

作为运动员,邓亚萍每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在训练,晚上通常八点才会到宿舍,十点就会熄灯。能够利用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但这两个小时,她会用来阅读。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她将“见缝插针”发挥到了极致。

高铁飞驰的车窗外、飞机引擎的轰鸣中、甚至是训练间隙短暂的休息片刻,都成了她的“移动书房”。碎片化的时间,被她一块块拾起,精心打磨成知识的金砖。

这场景,何尝不是我们生活的缩影?

对于成年人来说,整块的时间是奢侈的,我们需要工作、需要照顾家庭、需要进行必要的社会活动,能留给阅读的,似乎总是那么捉襟见肘。但爱阅读、重视阅读的人,一定会想办法挤出时间来读书。

但邓亚萍用行动告诉我们:“没时间”常常是个伪命题,本质是优先级的选择。 当你真正认定阅读是滋养灵魂、提升自我的必需品时,你自然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去寻觅、去挤压那点点滴滴的时间。

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阅读,日积月累,那份“心安的力量”也足以支撑你穿越生活的喧嚣。

还在北漂时,上司教导我要多读书,但每天早出晚归,白天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单位,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我想了一个办法---看电子书。而且是利用通勤的时间阅读。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把每天坐地铁时刷手机、关注八卦的时间换成了kindle电子书阅读,来回2-3小时都在看书,那一年看了至少有五十本书。

现在回想起来,命运的改变已经在那时埋下了伏笔。

02.阅读:锻造内心韧性的熔炉

邓亚萍提到,那时她常常会读一些“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书”。

作为运动员的她,每天面对都是输和赢,没有一个平稳的心态,很难适应这种充满挑战的生活。 巨大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在肩头。

更残酷的是,因为身高问题,她一路走来伴随着无数的质疑和否定:“8岁时,被省队拒绝,13岁时,被国家队拒绝,国家队的5个教练中,四个都反对收我,他们认为我个子太矮,没有任何机会去战胜欧洲对手。”

前途未卜,内心压抑却又不甘屈服。那份迷茫和挣扎,对一个小小年纪的邓亚萍来说,何等沉重?

“真的能走好这条路吗?”

一边不服输,一边又无数次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为了能找到一些确定性的东西,她选择从书中去寻找一些方法或者答案。

邓亚萍说,阅读心理类的书籍对自己帮助特别大,像戴尔卡·耐基的书几乎都有读过,比如《人性的弱点》、《积极的人生》等几乎成了她的精神导师。在那些文字里,她学习如何管理情绪、如何建立自信、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专注与冷静。

后来的成绩我们都知道了:在进入国家队十一年后,邓亚萍获得了世界双打冠军,此后总共获得了18个世界冠军,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绝不仅仅只是靠日复一日的苦练,更源于那颗在阅读熔炉中千锤百炼出的强大“心力”。亦如邓亚萍的精辟总结:“能力可以锻炼,心力也可以锻炼。”

受益于阅读,她学会了在重压之下保持内心的平和,在质疑声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在胜负关头保持极致的冷静。

正是这份由内而外的坚韧,让小小身躯的邓亚萍,在赛场上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一次次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传奇。

阅读,让她在巅峰对决中,不仅战胜了对手,更超越了自己。

03.阅读,让人生更加辽阔

退役后的邓亚萍,人生轨迹并未停止拓展。2024年,邓亚萍在《时尚杂志》开设专栏,成为该杂志专栏作家,用文字继续释放着自己的影响力。

关于写专栏的初衷,她是这么解释的,

”因为女性比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象往往是男性,我们仍然是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当你拼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竞争对象往往是男性,所以,女性要更强,身心都要更强。“

”因为女性比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象往往是男性,我们仍然是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当你拼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竞争对象往往是男性,所以,女性要更强,身心都要更强。“

这番话,道出了多少现代女性的心声?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都是“柔弱”的代名词,可是现代社会,女性一样深度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分工,这对女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复合要求。

作为从顶尖竞技场走过来的女性,邓亚萍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真正的“强”,是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并驾齐驱,是内外兼修的强大。

长期的、广泛的阅读赋予了邓亚萍丰富的思想与深刻的见地,邓亚萍因此跳出了单一的运动员视角,拥有了更宏大的格局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退役后,她没有沉寂,而是选择拿起笔,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中国女性,她鼓励中国女性自信、自强、勇敢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天空。

从球台到书桌,从用球拍征服世界到用文字启迪人心,邓亚萍活出了更加辽阔、更加丰富的第二人生。

她曾在分享中动情地说:

“通过读各种各样的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用第三双眼睛去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读书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能够让我们在一个不大的屋子里头可以通晓古今中外的东西。”

“通过读各种各样的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用第三双眼睛去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读书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能够让我们在一个不大的屋子里头可以通晓古今中外的东西。”

这何尝不是阅读最动人的魅力?

对于女性而言,阅读更是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它让女性的视角不再局限于灶台、孩子、家庭,而是可以穿越古今、放眼中外,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孕育更独立的思想,从而拥有选择和创造更丰富、更多元、更精彩人生的勇气与底气。

邓亚萍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关于拼搏的励志传奇,更是如何用阅读为人生赋能最好的生动教材。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示着我们,阅读无需等待,我们可以为自己造一所“移动书房”;阅读是心灵的铠甲,为我们锻造出强大的心理韧性;阅读更是思想的翅膀,引导我们穿越现实的藩篱,抵达更宽广的人生疆域。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相信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不妨拿起手中的书读起来,让书籍,成为我们面对世界时最强大的装备,最深沉的力量,和最辽阔的远方。

笑薇,南方姑娘远嫁西北,靠读书自由生活,曾在企业打过工,也在体制内试过水,当过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执着追梦。著有《左手阅读,右手写作》,当当第十届影响力作家,高级数字心理咨询师,天赋解读师。

—END—

作者丨笑薇读书

排版丨莫莫莫

图源丨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首发公众号丨笑薇读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